最新播报

专业培训 心理咨询 心理课堂 公益活动 关于我们 在线答疑 咨询范围 联系我们

徐钧自体心理学培训项目答疑(3)临床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21 18:48:32 浏览量:


  2020年7月10-12号,南京丽心理工作室联合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为大家带来了期待已久的徐钧自体心理学八阶段连续培训课程(第一阶段)。为了让更多的小伙伴熟悉自体心理学的内容,我们精心整理了徐老师给小伙伴前期自学的答疑内容分享给大家。由于篇幅较长,本系列答疑推文也将分成【概念解释】、【共情】、【临床实践】以及【养育问题】四大模块,定期和大家见面。

  在前两期答疑中,徐老师生动地为我们解答了一些重要概念和共情问题。本期答疑将围绕临床实践中的镜映、自体客体需求的满足、回应设置与实际尺度、是否建立治疗联盟这几个重要的议题来展开。

  

 

  模块三:临床实践

  15.关于镜映的赞赏或者欣赏这一部分,什么时候会用到?这和某些流派强调看到来访身上的资源和闪光点,是一个意思吗?

  徐钧老师答:完全不一样。幸好你问了这个问题,这是读自体心理学通常有的问题。有的人学了几年自体心理学还问我这个问题。

  首先,科胡特是反对给来访者有太多的镜映。许多人认为科胡特的咨询很温暖,实际上这个是误解。就他的来访者的回忆来说,觉得科胡特的咨询的确做得很成功,而且科胡特能够很精准地理解他们,但他并不是一个温暖的人。

  科胡特觉得在临床当中,自体心理学的工作并不是说要给来访者镜映。镜映只是给发展性的儿童,母亲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孩子不是有夸大的需求吗,母亲就要给予镜映。孩子有的时候有不安全感,母亲要有这种欣赏孩子的目光,这种也叫镜映。

  但是这个东西如果在临床当中就不是这样的。如果这样放在临床当中,要求咨询师欣赏来访者,但是咨询师觉得有点没办法欣赏,在这个时候咨询师是不是要去镜映来访者呢?你这个时候镜映来访者就很假。科胡特认为这种情况叫镜映移情。

  镜映移情是什么?当你早期的一个镜映需要被压抑了,很多年之后在生活当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包括最后出现在临床当中,这种需要就不再叫需要了。这种早年的需要我们称之为镜映移情。

  面对镜映移情,这个需要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为什么?这是他过去的一个需要。对于这种需要你要给予诠释。

  怎么给诠释?譬如来访者在你这里说“老师你看我这幅画画得怎么样?”“我今天打扮得怎么样?”咨询师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我觉得你今天打扮不错。”你表露了之后,马上应该跟随着对来访者有一个诠释性的理解。

  你需要告诉来访者说:“实际上当你这么问我的时候,我会觉得你今天衣服的确好像放在你身上蛮合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似乎你是希望你自己的有些东西是被别人看到的,而这个对你很重要。”这叫镜映诠释,不叫满足他。我们咨询是不鼓励做镜映满足的。
 

  16.是不是科胡特倾向于认为先有一个关系可以孕育早年那些没有被满足的自体客体需求,而克恩伯格就比较强调诠释。具体的区别是什么?

  徐钧老师答:科胡特并不赞成满足自体客体需求,但他不这么做和克恩伯格不这么做的差异很大。

  科胡特比较节制,克恩伯格会解释得更快,而科胡特反而会解释得更慢一些。科胡特和克恩伯格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科胡特认为克恩伯格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评价来访者这个行为的。科胡特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站在来访者体验的角度去理解来访者。

  我举例来说一下克恩伯格的一个案例:来访者穿了一件绸缎衬衫来,来访者说:“我今天穿了一件性感的缎衬衫,我知道这会让你今天蛮激动的。”克恩伯格给的回应说:“当我这么激动的时候,是不是你想表达对我的一个性上面的诱惑。”来访者说:“瞧你想到的,你就想到性”。然后克恩伯格说:“你看,我现在一提性,你就开始不接受这一点了,但你又那么诱惑我,你看我们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些我们不需要互相争执的一些话题了。”

  这个就是克恩伯格的做法。科胡特完全不同意这个做法。科胡特认为当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你是完全用自己的理论在套来访者。

  科胡特的意见是,如果来访者对咨询师说:“老师,你看我今天穿了一件性感的缎衬衫,我知道这会让你激动。”科胡特可能会说另外的话,和克恩伯格完全不一样。我们会站在来访者的位置去说:“的确,你今天穿了这件衣服,我看你也蛮激动的。似乎你在向我表达一些令你激动的,也想让我感觉到的一些东西。”

  科胡特觉得应该站在来访者的主观体验里面回应来访者,同时去诠释来访者;克恩伯格觉得应该站在一个现实的层面去解释。这是两个人争论最大、差异最大的地方。科胡特的诠释和回应方式和克恩伯格的回应方式不一样的。

  科胡特认为不应该那么快去和早年经验连接,如果你那么快的就把早年经历联系在一起,科胡特认为这个是在瞎做精神分析,就等于是来访者一些东西还没有从潜意识浮现出来,你就很快地把一些东西说出来,对来访者没什么大作用的。咨询师开始觉得在那个点上到达成熟的时期了,才可以解释。

  科胡特是很讲究实际的,认为解释不应该随便用,应该在恰当的时期,在不同的移情层次里用,所以他的诠释相当复杂。

  他认为不能用很简单的一个套路去诠释所有来访者。每一个来访者在不同层次,不同的结构里面,你的诠释都是要不一样的。目前可以讨论的至少要有几十种诠释的位置。

  我就告诉大家一点,早期的自体心理学家基本上都是做门诊和做私人诊所。他们的工作方式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面和处理对来访者的理解上面十分具有优势。

  为什么呢?因为你做门诊、做私人诊所就意味着你对来访者的理解要做得很精确。克恩伯格是做住院研究医生的,做研究的。克恩伯格病房里面的脱落率是60%,大家知道病房脱落率60%是什么概念?如果病房里面的病人脱落60%,就等于病房里面有60%的来访者做了之后不愿意做。

  这样的话,如果到门诊去做,后果可能是100%的脱落率,对不对?科胡特在去世前,他在1954年成为督导师的时候,到1981年去世前,他督导的分析家没有脱落的。

  

 

  17. Page80,他说当他看到病人无法平复的沮丧的时候,治疗师陈述道:“我能理解你处在这样的沮丧难过中,很难相信这种感觉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你将会从中走出来,我能理解你此时此刻需要我对此的安慰。”然后科胡特建议作出这样的陈述,而不是直接安抚病人,但好像后来的心理学家认为可以直接地去做一个安抚。

  徐钧老师答:这个就是要看实际,科胡特是比较遵守设置的。但是许多人以为科胡特像温尼科特一样,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科胡特和温尼科特相当不一样,

  温尼科特对节制的突破很厉害,但科胡特是相当节制的。科胡特强调启发性、即时性的工作,他不想把这个东西放到不回应里面。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科胡特患有癌症,做了手术之后,要去做身体复检,有的时候还有一些会议,在71年之后因为身体原因他请假比较多一些。有一次科胡特要出去两周时间,期间还要检查身体,他的学生作为体验者当时感觉到挫折,但是他没说什么,他在自由联想里面也压抑着自己,没说什么,那个时候他就表达有些抑郁,但没有指向科胡特。

  科胡特参加专业会议都是每年一开始的时候告诉来访者:自己今年要参加哪些会,当然也有的是急性的。他身体不好了,急性检查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那次会议提前了,所以他的学生也知道。他就觉得:你既然要参加这个专业会议,我也应该理解,所以他什么都没表达。

  但科胡特那天看出来了,一开始他也没表达,当来访者站起来抑郁地要走出去的时候,科胡特紧紧地抓住他的肩说:“我只是暂时地离开,我相信你,我会回来的。”来访者当时就觉得虽然自己什么都没说,却被科胡特理解了。科胡特有点像弗洛伊德,他不愿意在理论上那么激进地提这种观点。

  但是我们在另外的一个点,自体心理学的波斯顿小组,大家可以看波斯顿小组的内容。如果要比较深地看,大家就看我刚才推荐的两本书;如果你要比较浅地看,就直接看最新出来的一本《当代自体心理学多样性的发展》。

  这本书里面有一个观点:说咨询师的真诚是十分重要的。波士顿小组强调咨询师的行动化,就是咨询师的付诸行动。

  这是一个很夸张的观点,对一般精神分析来说是相当夸张 。一般精神分析说咨询师是不能付诸行动的,但在波士顿小组里面说咨询师只有付出行动,他才会做出有深度的治疗。

  付诸行动是指咨询师在和来访者的互动当中,要离开咨询师这个角色,以内外一致的状态、即时性地表达给来访者,往往在这种位置上是对来访者最有治愈作用的。但这个部分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大家把握不好,万一表达得过头了,这个事情就出问题了。所以当时大家认为波士顿这个小组的表达方式是十分激进的。

  但是在另外一个部分里面,刚才说的科胡特在传统的部分里面的确是坚持的,这个说法完全没有问题。就是说这里面实际上有一个尺度的问题,一个咨询师对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有的时候太鼓励真实,太鼓励肯定,有的时候又会走到另外一头,就是说很突破设置了,这是一个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如果你不解释,又会觉得体验的浓度不够,它的转化这个时刻没有办法到达,所以这个是当代自体心理学和当代的整个临床里面大家在讨论的问题。

  这个尺度你到底是怎么样把握?有的咨询师比较乐观,觉得我们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但是也有的咨询师比较节制,就会觉得这样的表达如果万一没界限是不是会有问题,这是一个矛盾。

  所以这个事情没有一个定论的,它只是一种观点,大家就吸收进去看一看,根据自己的把握可以做到多远,可以走多远,不绝对的。
 

  18.我们在跟来访者最开始的时候,建立治疗联盟的时候,是不是用这种同频共振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跟他建立治疗联盟呢?

  徐钧老师答:在科胡特那里是反对建立治疗联盟的。首先我们不强调让来访者积极地参与到治疗当中。是因为你主动地让来访者参与到咨询当中,积极地参与到咨询当中来,在经典的自体心理学里面称之为有诱惑的深情。

  我们先说科胡特的观点,当来访者积极地参与到咨询当中来,首先你的态度是专业的,你是作为一个专业的形象在来访者面前,这是一个成立的但是专业的问题,但是在这个位置上你不要过分迎合来访者,这是第一点,你是中立的。

  第二点,因为我们在做初次访谈的时候,我们并不考虑让所有的来访者都留下来。在初次访谈当中,我们要评估的,评估就是有些该做的来访者留下来,有些不该做的来访者不要。因为有些不该做的来访者万一今天做了之后,以后后悔的药都没有,他一直缠着你要做到你退休为止,你到时候被他拖死了。

  第三个情况,如果你确定了准备和这个来访者工作,你需要和来访者建立一个来访者认可的咨询目标,当你和来访者建立一个认可的科学目标,来访者会留下来。一旦建立咨询目标之后,你可以给来访者注入希望,这也是可以帮来访者留下来的。

  这些你全部做好了,专业的态度,让我们感受到了建立一个共同的合作性目标,来访者觉得相当契合,或者来访者的目标和你的目标不契合,你可以在来访者的目标当中发展出一个专业目标的契合。

  最后,是注入希望和来访者一起努力工作的确认,当这个部分建立了之后,你就可以和来访者在一起工作了。这是有关于初始访谈的,在自体心理学里面,我们不把它称之为咨询联盟。

  我们明年开课的时候,第一阶段就会给大家讲初始访谈,初始访谈我一直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说老实话我们国内咨询师,初始访谈都没有好好训练过,基本上就是拿到了来访者就做,但这样的话是会有很多问题的。

  初始访谈很重要。因为初始访谈,你的这个来访者是什么类型的,是什么人格结构的,你和他的互动方式是不一样的,你和他工作的系统框架是要切换的。

  如果和一个精神病性的来访者工作,你的系统框架绝对要切换成一个自治性的或者叫硬框架式的工作方式。但你如果和一个自恋型的来访者工作,你要切换成一个自恋型的框架。同样的,你碰到自恋性框架里面又有自卑性的回避性的自恋来访者,还有激进型的自恋来访者,还有一些是需要你回应更多的自恋性来访者,有一些是你最好别说话的自恋型来访者,你要和他互动的时候,你的框架都要切换的。

  首先是你的评估,一旦确定了之后,你要启动新的一套程序,这些程序我们要有所准备的。你要知道在有些互动当中,你如果不启动类似的程序,他就没办法和你做下去的。所以对不同的来访者,我们应该启动不同的框架,这个是我们可以发展的部分。我们明年在第一阶段的时候,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这个部分,这个是十分重要的。
 

  下期预告:第四模块【养育问题】

延展阅读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99633667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