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家庭教育 父母沙龙 精选文章 常见问题

《冰雪奇缘 2》:一个人的心灵愈疗之旅(上) 深度解读艾莎的心路历程

发布日期:2021-02-05 11:14:14 浏览次数:


  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或许,不大注意,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

  --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2019年,这部让观众足足等待了6年的迪士尼大片《冰雪奇缘2》终于上映了。相信很多影迷对艾莎勇敢找寻自我真相,还有艾莎与妹妹安娜的姐妹情深印象深刻。《冰2》不仅延续了第一部的精彩看点,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制作更精良、效果更震撼的视觉盛宴,作品在构思上也更为深入,展现出人物丰满的精神世界。

  有人说这是一部有高度的女性电影,也有人认为影片极富历史教育意义。有趣的是,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艾莎的冒险历程,会发现她的经历像是一场自我心灵的愈疗之旅。今天,就让成雪峰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艾莎这段奇妙的旅程,来看看冰雪女王成长背后的心路历程吧。
 

  1 神秘声音:症状在说话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些神秘的声音存在着。就像电影中的女主角艾莎一样。

  在表面的平和之下,在深夜人静之时,那些声音突然从某个地方响起。它们像一头头怪兽,忽远忽近,忽大忽小,不由分说地闯入我们的生活,搅乱了我们的清梦,让人心绪不宁,寝食难安,甚至痛苦不堪。

  很多心理疾病就是这样。

  

 

  艾莎“病”了吗?她生了什么“病”?

  在家庭游戏之夜,艾莎“生病”的迹象就已经开始呈现出来:当大家一片欢声笑语时,艾莎却心不在焉,仿佛在为什么事情烦恼。艾莎的妹妹安娜隐隐觉察到了一些异常。可即使是对最亲近的人,艾莎也很难说出自己的困扰和秘密,她选择退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独自面对。

  从心理学来看,所谓“生病”,就是对常态的偏离。这种偏离既体现在我们的身体层面,比如饮食、睡眠、生活节律等等的失衡,同时也反映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你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产生心理的隔膜感、孤独感。

  事实上,当很多心事重重的来访者走进咨询室,可能都会感觉自己是唯一的不幸者,只有他们有某种不能被理解、被接受的问题、想法、冲动和幻想。那种感觉就像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回到艾莎,我们如果往前回顾一下,会发现她的“病”似乎由来已久。

  从冰雪王国回来后,一种神秘的声音就时不时地在艾莎耳畔回响,这声音与王国里祥和幸福的氛围格格不入。艾莎试着关上门窗,捂上耳朵,埋在心底,可这样终究是无济于事。那些讨厌的声音就是赶不走、挥不散,不仅剪不断、理还乱,还一点点地侵蚀着她生活的角角落落。

  

 

  在对待心理疾病的时候,我们大概也是如此——扭过头去,假装视而不见,否认它们的存在,或者像排斥毒瘤一样,渴望将它们从身体里挖个干净,或者干脆借助药物等方式来试图暂时地麻痹自己。然而,这些办法往往只能缓解一时之痛。因为那些试图被我们遗忘的、回避的东西,总会以伪装的、变相的方式再次出现,它们仿佛掌握着巨大的报复魔力,总能找到我们最薄弱的地方,然后喷涌而出。

  我们试着从精神分析的层面来分析“生病”。症状意味着内在整合机制的失序,而生病是解决内在冲突的方法之一。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验到冲突情境,却无法在意识觉察层次得到解决时,各种身心症状必然会出现。

  弗洛伊德发现,“症状的意义在于与病人经验的某种联系,症状的形成越是因人而异,我们就越可以清楚地了解这种关系之所在”。症状紧紧连接着个体的独特性,它们一遍遍的发声,呼喊,一次次的让人难受,痛苦,生拉硬拽地把人从常规状态拉出来。这往往意味着我们内在的矛盾冲突已经不可调和,而那些长期被压抑的、忽视的、打入冷宫的经验和意识,是渴望被我们看见、被倾听和被理解的,这些经验和意识最终的指向是我们自己的存在。

  

 

  “我听见你,我防备

  谁自寻烦恼,但我不会

  有千百种理由,我不要再理会谁

  忽视你的低语,对我无形的支配

  你的声音,对于我绝对无意义

  就算我听见,我没有,只是我的恐惧

  ……”

  艾莎逐渐意识到,她听到的这些声音并不是空穴来风,恐怕是与自己有关。曾经的她对此满怀着恐惧,她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封闭自己、试图逃到遥远的冰雪王国,放逐自己。但这些方式统统失效了。这一次,已经慢慢成长起来的艾莎选择走出城堡,她要循着声音的呼唤,去寻找神秘声音的真相。

  艾莎走出城堡的选择颇有深意:它预示着也许我们只有诚实地面对自己和过往的经历,彻底的了解自己,才可能摆脱魔咒,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但是,这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2 魔法森林:有魔咒的记忆

  

 

  艾莎的探寻,无意间唤醒了魔法之灵,彻底打破了王国的宁静。阿伦戴尔突然发生了巨变:水不再流动,火也消失不见。狂风席卷着城市,大地像海面一样剧烈起伏,人们纷纷逃离家园。在大家惊魂未定之际,地精爷爷告诉艾莎,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的样子,一个错误必须修正,真相必须浮出水面,否则阿伦戴尔就没有未来。这段话听起来很有哲理,不过我们暂时还无法理解。

  艾莎一行决定要勇闯魔法森林——一个被雾墙锁闭的地方。重重的浓雾让森林里的一切都变得阴森恐怖起来。

  

 

  恐惧是人们的本能,面对那些未知的、让人无法把握的事情,我们更倾向于从最坏的而不是最好的角度来考量,这无形中又急剧放大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像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也许终其一生也不敢砸碎脚和脖子上的锁链,回过头去看身后的火堆,更不敢爬出陡峭的洞穴,看清刺眼的太阳的真相。但是,对真实的生活来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不确定性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确定的事情。只有容忍这种不确定,我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只有能够容忍不确定的人,才能和其他人建立起新的联系。

  当艾莎他们真正走进森林,迎着那些神秘的现象追根到底的时候,原本让我们怕得两腿直哆嗦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的那团邪火,只不过是一只调皮而又可爱的小蜥蜴。

  

 

  那些想象中的糟糕至极的、不可逾越的事,临到终了,也许你会发现不过如此罢了。我们只是被自己想象的自我放大的恐惧,吓得停下了脚步。心理治疗也是如此,幻想中的灾难不会因此而发生,担忧也就逐渐消失了,这经常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走近魔法森林深处,艾莎她们发现这团迷雾其实是北境人与阿伦戴尔人过往的恩怨纠缠。34年前,两个世代友好的民族曾经发生过一场可怕的战争。从此以后,这片森林仿佛被诅咒了一样,浓雾笼罩,没有光明,而两个民族也被深深的仇怨牢牢困住了。

  

 

  魔法森林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受过创伤的人们会一直被困在过去,成为过去的囚徒,而且会以某种形式代代相传。

  1895年前后,弗洛伊德尝试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治疗癔症病人,很惊讶地意识到他们都有深度创伤,“那些成为癔症现象的决定因素的记忆,长期以惊人的鲜明程度,而且带着最初全部的情感色彩保留下来”,即使过了15-25年,仍然像幽灵一样,时不时被刺激出来。他将这种状态叫做“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

  心理创伤专家巴塞尔•范徳考克在《身体从未忘记》中写到,“受创伤的经历似乎把人困在过去,卡在他们想极力逃避的地方,好像心已经冻结了”。这些人心理受到创伤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境却无法做出反抗,这些无法进行的反抗会变成所谓的“未完成动作”,最终“固化”到自己的身体感受或无法解释的症状中,例如偏头痛、哮喘、肌肉酸痛、肠道异常或者其他毫无来由的症状。

  

 

  更让人难受的,是像比昂所说的:“当一个人能感受和认知苦难,这个苦难才是真正的痛苦。当一个创伤的人不能感受什么是他的苦难时,这样的人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些原始的防御,这种苦难将会传递给下一代”。那些深植于家庭的创伤,会以某种病症的形式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形成“代际性创伤”。

  魔法森林是一段无法化解的心理创伤,使北境人与阿伦戴尔人一直困在重重雾霭中,也让艾莎一直困在命运的魔咒中。艾莎的“病”,也是与她血脉相连的两个民族的“共病”,大家都成了“过去的囚徒”。这可能就是佩比爷爷说的“真相如果不水落石出,阿伦戴尔就没有未来”的心理学涵义。

  祖辈们的恩怨就这样的延续着,艾莎的父母尝试破解这个难题,也以失败告终。被魔咒困住的艾莎,这一次选择勇敢地探访真相。这象征着那些深受症状所苦的人们,也有可能成为最先砸断家族命运锁链的人。当他们能够正视并主动去疗愈病症,也可能会最终解开创伤重复式的魔咒。

  魔咒锁链上第一个松动的环节,来自于艾莎身上的一条古老披肩。大家很惊讶地意识到:原来救了王子的女孩正是北境人。

  我们看待周遭世界的眼光也是如此,即容易陷入剥离的、固化的和单向度的视域,而我们对另一个人的态度,也常常陷入到凝固不变的爱恨情仇。回过身去,仔细觉察,也许历史还有另一个面相,另一种可能性!当旧的图像被松动,新的可能性被看见,改变就会随之而来。

  

  (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

  成雪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方向主要为心理动力学和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取向,擅长抑郁、焦虑、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成长创伤、自我探索、性别等议题的心理咨询。
     
【文章中图片选自电影《冰雪奇缘2》】

咨询师
专业培训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99633667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